为深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改革,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部胡燕红副部长带队赴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专题调研。人工智能学院刘双印院长及教学团队代表参与会议,共同探讨课程框架设计与实施方案。

座谈会上,教务部副部长胡燕红首先系统梳理了南京大学“1+X+Y”三层次课程体系、浙江大学ABC分类教学模式、安徽师范大学“1+X”线上模块选修机制等国内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建设经验。胡部长强调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需立足农工学科特色,在实验平台建设、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
刘双印院长对胡部长一行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的初步规划。课程拟采用“基础理论+专业案例+实践操作”三位一体模式,组建由学院AI教学团队与各学院专业教师协同的跨学科师资队伍,分为农林(A组)、理工(B组)、人文社科(C组)三个教学组。其中,AI教学团队负责课程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模块,各学院专业教师结合学科特色融入专业领域案例,实现“AI+X”的跨学科融合。课程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科背景学生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确保AI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胡燕红副部长充分肯定了课程设计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强调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向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转变的重要性,细化不同学科组的教学衔接机制,并指出课程建设应立足学校特色,探索形成可推广的通识教育范式。
此次调研为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复合型创新人才领域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