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  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学生双创  招生就业  专业认证 
本科生
 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大纲 
通知公告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才培养>>本科生>>专业设置>>正文
网络工程
2024-07-29 12:4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服务于国家,特别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运用网络工程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在网络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系统分析与开发、生产应用、维护优化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努力、企业培养和行业实践,预期可达成以下 4 项子目标:

1)培养目标1:具备网络工程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能够承担网络工程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管理等工作,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新技术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2)培养目标2:有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能够针对网络复杂工程问题给出专业解决方案,并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有获得相当于网络工程师技术职称的能力;

3)培养目标3: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并积极服务行业与社会;

4)培养目标4: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备跨文化、跨专业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能够承担负责人与团队成员的角色,并具备工程问题科学决策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网络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

1.1掌握能够用于解决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

1.2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于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推演与优化。

1.3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网络工程领域复杂问题进行建模与求解。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网络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识别和判断网络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准确表达网络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3能够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对网络工程领域复杂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针对复杂网络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网络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针对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定需求,能够设计解决方案,完成方案可行性分析,并能够在以上过程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体现创新意识。

3.2能够针对网络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对解决方案进行比较与综合。

3.3掌握解决网络工程领域复杂问题所需的设计方法与开发技术,能够根据所设计的解决方案完成网络系统、模块的开发与实现。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网络工程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明确实验目的与实验方法用以研究网络工程领域特定复杂问题。

4.2能够基于科学的原理与科学的方法,正确开展网络工程领域实验,并正确、完整地收集实验数据。

4.3能够严谨地处理、分析与解释实验数据,结合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和理论知识,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网络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针对复杂网络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合适的信息检索技术开展文献检索和资源获取。

5.2理解网络工程领域常用工具特点,能够选择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用于网络工程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

5.3能够选择和使用恰当的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正确预测与模拟网络工程领域复杂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网络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网络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熟悉网络工程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能够根据网络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方法,评价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文化等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制约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网络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能够理解复杂网络工程问题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内涵。

7.2能够评价复杂网络工程问题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

8.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网络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8.3理解网络工程领域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诚实公正,敢于担当,诚信守则,能够在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承担任务,完成个体工作,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开展工作。

9.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地、包容性地沟通与合作,能够组织、协调团队完成工程实践任务。

10.沟通:能够就复杂的网络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通过设计文稿、模型演示、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答辩等方式严谨、准确、有效地就网络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表达专业见解,实现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的有效交流与沟通;

10.2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行业内先进技术,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就网络工程领域复杂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在最广泛的技术变革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接受和应对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网络安全技术等。

五、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业年限4

授予学位:工学





关闭窗口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 020-89003666  领导邮箱: xkyzhk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