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  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学生双创  招生就业  专业认证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公告>>学院新闻>>正文
信科院人工智能教学团队深化AI赋能教育,共促学校“AI +教育”创新
2025-03-10 17:46 刘同来    (点击: )

202534日,学校正式印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实施方案(2025-2027年)》,标志着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37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双印教授带领学院人工智能教学团队召开了专题学习会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研讨会,助力学校各学科深与AI深度融合,赋能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解读学习文件,明确AI+教育”建设方向

会上,刘双印院长带领团队认真学习了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结合文件精神,对学院的人工智能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要学深悟透文件精神,主动作为,实干笃行,紧密结合学校各学院的专业特色,推动AI技术与多元学科的深度融合与课程思政有机整合,积极开拓AI+”教材体系的建构、智慧化教学平台的创新研发,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探索。他强调,加强与各学院合作,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作用,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研讨课程建设,推动“AI+教育”实践落地

研讨环节,团队围绕“AI+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展开了深入讨论。刘双印指出,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是推动“AI+教育”的重要抓手,要以学校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各学院的专业需求,在既有通识选修课程框架内,创新性地开发一系列面向不同专业领域、兼具针对性与实用性的AI深度课程,如“AI+农业”、“AI+食品”等,全方位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他强调,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AI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借助与校友企业讯猫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良好的合作基础,积极申请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沿实践平台和项目实践机遇,助力其技能与视野的双重拓展。

刘同来副教授汇报了学院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情况。据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已于2024年成立了人工智能教学团队,并率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选修课。目前,在线教学平台已初步成型,内容体系严谨而全面,不仅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框架,如人工智能概述、编程基础、关键技术解析与研究热点探讨,还深入触及了人工智能在多个行业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如AI+畜牧、AI+水产、AI+食品科学及AI+艺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此外,平台还特设了大模型技术应用实操模块,引入了Deepseek、Kimi、豆包、通义千问、腾讯元宝等前沿技术工具的实践教程,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平台还融入了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实践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伦理意识。刘同来表示,平台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校企合作,聚焦“AI+教育”创新

团队成员还就“AI+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AI的应用将为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变化,团队应积极探索AI技术在课程设计、教学评价、学习分析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例如,通过智慧化教学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利用AI技术辅助教学评价,开发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教学工具等,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根本性革新。此外,团队还计划与各学院合作,开发“AI+”特色教材和“AI+”微课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项目相关成果产出与转化还借助与校友企业讯猫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的良好合作基础积极申请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学生提供前沿实践平台和项目实践机会

刘双印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团队要以学校实施方案为指导,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教学团队的专业优势,聚焦跨学科课程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跨学科的“AI通识教育-AI技术专业应用-校企合作创新实践”等内容推动“AI+教育”的深度融合。他要求团队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努力打造具有仲恺特色的“AI+教育”模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推动“AI+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教学团队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未来,团队将以学校实施方案为指引,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深度优化与教学平台智能化升级,积极探索“AI+教育”的创新实践,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迈上新台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赋能,学校将努力构建智能化、特色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关闭窗口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 020-89003666  领导邮箱: xkyzhk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