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党建工作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学生工作  评估认证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大纲 
 教学管理制度 
 教研教改 
 课程建设 
通知公告 更多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本科生教育>>专业介绍>>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4-07-25 16:42     (点击: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掌握界定与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 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集成、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通过 5 年的发展,可成为所从事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团队负责人或项目主管,达到以 下目标:

1培养目标 1(知识运用积累丰富项目经验,能够界定并针对计算机应用中复杂工程项 目,有效利用数理知识、工程领域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最新知识等多学科知识,为项目提供解 决方案。

2培养目标 2(工程能力能够跟踪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工具和专 业知识、技术,胜任信息系统或者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维护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担任所从 事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团队负责人或项目主管的能力。

3培养目标 3(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明显 增强,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目标 4(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终身学 习能力,能够通过主动学习适应计算机领域技术发展以及职业发展的变化需求。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经过 4 年的系统学习,在毕业时应达成以下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系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够用于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

1.2  能够对本专业领域需要的数据进行分析,能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求解;

1.3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用于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推演、分析;

1.4  能够利用系统思维的能力,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比较与求解。

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判断和表达,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识别和判断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2  能够运用计算机学科知识和原理,结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借助图形、公式及文字等正确地表达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3  能够认识到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能够通过文献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够借助文献研究,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学科知识,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形成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块或工艺流程。在设计环节中能够体现创新意识,并能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过程中所需的分析、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

3.2  能够根据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需求,确定设计目标,明确设计内容和设计指标;

3.3  基于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需求,能够设计解决方案,完成方案可行性分析,并能够在以上过程中考虑公共健康与安全、法律、社会与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体现创新意识;

3.4  能够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完成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块或工艺流程开发。

4. 研究

能够应用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计算机理论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设计有效、可行的实验方案,正确开展实验,能够正确、严谨地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实验数据,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计算机理论对计算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比对,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2 能够独立设计有效、可行的实验方案,正确开展实验,能够正确、严谨地收集实验数据;

4.3  能够严谨地处理、分析与解释实验数据,结合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和计算机理论知识, 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

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了解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并能够选择与使用合适的信息检索工具开展文献检索和资料获取;

5.2  理解计算机领域常用现代工具特点,能够选择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用于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

5.3  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现代工具,正确预测与模拟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满足特定需求,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熟悉与专业领域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够根据计算机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方法,评价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文化等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制约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内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能够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

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8.2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具有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8.3  恪守工程伦理、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尊重相关国家和国际同行的法律法规,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理解包容性、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9. 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共同达成工作目标。

9.1  能够理解多学科、多元化、多形式背景下团队中每个角色的职责,在团队中有效地、包容性地沟通与合作;

9.2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独立承担任务、合作开展工作、完成工程实践任务,能组织、协调团队共同达成工作目标。

10. 沟通

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技能,能够就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1 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技能,能就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通过设计文稿、模型演示、撰写报告、陈述发言、答辩等方式严谨、准确、有效地表达专业见解,实现有效交流与沟通;

10.2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计算机行业先进技术,具有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就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

理解和掌握计算机领域所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理解和掌握计算机领域所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等基本知识;

11.2  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设计开发或者其他活动过程中应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够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提出问题能力,能够针对不同领域的计算机工程问题不断学习,能够适应新技术、新事物不断发展的趋势。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核心课程

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等。







关闭窗口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联系电话: 020-89002069  领导邮箱: xkyzhku@163.com